11月6号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理杨国荣教授为公司师生做了题为“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的学术报告。公司思想政治理论与教学研究部教师、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等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杨国荣教授主要围绕着“人是什么”、“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活着怎么样”这几个伦理问题的解读,重点阐述了“生存感”与“道德感”这两个综合性概念在个人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杨教授首先从人的生活的多重性与伦理生活的实践性引入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何为人”、“人是什么”的理解就成为伦理生活的前提。理解伦理生活的主体,包括理解人是什么,包含什么样的品格。儒家的人禽之辨便以“何为人”作为追问的对象。对“人是什么”的理解,进一步构成了考察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成为什么”的前提。“应当做什么”与“应当如何做”在逻辑上相互关联:前者以价值层面的理性关切为内涵,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工具层面的理性思虑。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怎么化为现实的问题与规范性联系在一起,涉及行为选择是否合乎规范。在具体的展开形式方面,行为的正当与否要看是否符合像“不说谎、不偷盗”等类似的具体规范。
在对人“活的怎么样”的理性追问下,个人对生活过程的体验或感受即生存感进入人们的视野。生存感是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幸福感即是一种表现形式。它属于综合性的精神层面,存在于活生生的每个个体身上,具有综合性和内在性的特点。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意义的领悟,把伦理生活带进到个体的存在过程,是伦理生活何以可能的前提条件。而内在于具体道德行为之中的道德感是一种综合的道德意识,它沟通了认知主义的理性层面与非认知主义的情感层面,扬弃了理论的抽象性,是“实有诸己”的真实自我意识的展现。
在主题报告之后,杨教授认真倾听并解答了很多与会老师和同学的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思想的交流。 通过这次报告,公司师生更加深了对杨教授深厚的学术涵养与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的认识和了解,感到收获颇丰。
王洪霞 供稿